艾滋病发作后生存时间通常为数月至数年,实际生存期与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机会性感染控制、免疫系统状态、并发症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1、治疗依从性规范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将病毒载量控制在检测下限,显著延长生存期。常用药物包括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多替拉韦等。
2、感染控制及时治疗肺孢子菌肺炎、结核病等机会性感染可降低死亡率。定期监测CD4细胞计数有助于评估感染风险。
3、免疫重建持续抗病毒治疗能使CD4细胞逐渐回升,当CD4超过200个/μL时,预期寿命接近正常人群水平。
4、并发症管理对艾滋病相关淋巴瘤、卡波西肉瘤等恶性肿瘤的早期干预,以及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管理可改善预后。
保持规律作息、均衡营养摄入、避免继发感染,配合定期随访检测,有助于最大限度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