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CT影像表现主要包括低密度病灶、脑沟变浅或消失、占位效应以及脑回状强化等特征,具体表现与梗死时期和范围密切相关。
1. 低密度病灶急性期脑梗死通常在CT上表现为边界模糊的低密度影,发病6-24小时后逐渐显现,密度降低程度与脑组织水肿和坏死程度相关。
2. 脑沟变浅由于局部脑组织水肿导致脑沟、脑池等蛛网膜下腔结构变窄或消失,是早期脑梗死的间接征象,可在发病后数小时内出现。
3. 占位效应大面积脑梗死可导致中线结构移位、脑室受压等占位效应,常见于发病后24-48小时,提示脑水肿高峰期。
4. 脑回状强化亚急性期(1-2周)可出现脑回状强化,系血脑屏障破坏所致,增强CT显示梗死区皮质呈特征性曲线样强化。
脑梗死患者应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同时配合规范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