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化疗期间需频繁查血的主要原因有监测骨髓抑制、评估感染风险、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出血倾向。
1. 监测骨髓抑制放化疗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通过血常规检查可及时发现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若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⁹/L需暂停治疗并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2. 评估感染风险中性粒细胞减少会增加感染概率,当白细胞计数低于2.0×10⁹/L时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发热伴粒细胞缺乏属于肿瘤急症,须立即处理。
3. 调整治疗方案根据血红蛋白水平判断贫血程度,重度贫血需输血支持;血小板低于50×10⁹/L时可能调整化疗剂量,低于20×10⁹/L需输注血小板。
4. 预防出血倾向化疗药物会损伤血管内皮,血小板减少易引发出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可预防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放化疗期间建议保持高蛋白饮食,避免生冷食物,注意口腔清洁,出现发热或皮下瘀斑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