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症多发生在青少年期至成年早期,高发年龄段为13-30岁,主要与青春期心理变化、家族遗传史、环境压力事件、神经生化异常等因素相关。
1、青春期心理变化青春期自我意识增强与社交需求冲突易诱发焦虑,建议通过认知行为训练逐步适应社交场景。
2、家族遗传史直系亲属有焦虑障碍史者发病概率较高,需早期进行心理评估干预。
3、环境压力事件校园欺凌、家庭暴力等创伤经历可能导致病理性回避,需结合创伤后心理疏导治疗。
4、神经生化异常5-羟色胺系统功能失调与症状相关,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帕罗西汀、舍曲林或艾司西酞普兰等药物。
保持规律运动与正念练习有助于缓解症状,若持续影响社会功能建议尽早就诊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