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囊性纤维化真菌感染常见于曲霉菌、念珠菌等致病菌,可能由免疫缺陷、长期抗生素使用、环境暴露及基础肺结构异常等因素诱发,需通过抗真菌药物、支持治疗及环境控制等方式干预。
1、免疫缺陷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功能低下易继发真菌感染,表现为反复发热、咳痰带血丝。建议定期监测免疫指标,可遵医嘱使用伏立康唑、卡泊芬净或两性霉素B等抗真菌药物。
2、抗生素滥用长期广谱抗生素治疗破坏菌群平衡,增加真菌定植风险。需严格评估抗生素使用指征,配合氟康唑、伊曲康唑或米卡芬净等预防性用药,同时补充益生菌调节微生态。
3、环境暴露高浓度真菌孢子环境(如霉变场所)直接导致吸入感染。患者应避免接触腐烂植被、潮湿地下室,必要时佩戴N95口罩,室内使用HEPA过滤器降低孢子浓度。
4、肺结构异常囊性纤维化患者的黏液清除障碍和支气管扩张形成真菌滋生温床,常伴喘息、影像学空洞改变。除抗真菌治疗外,需加强气道廓清技术和黏液溶解剂应用。
患者日常需保持室内干燥通风,避免园艺活动,定期进行肺功能及胸部CT随访。出现咯血、持续低氧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