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睡觉时肌张力可能偏高,但通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婴儿肌张力异常可能与脑损伤、遗传代谢病、脊髓病变等因素有关,需结合清醒时表现综合评估。
婴儿在睡眠中可能出现四肢屈曲、握拳等肌张力偏高表现,这与胎儿期宫内姿势及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新生儿主动肌与拮抗肌协调性较差,浅睡眠期常伴随不自主运动,表现为肢体突然伸展或抖动,通常随着月龄增长逐渐改善。健康婴儿清醒时肌张力对称,运动发育里程碑达标,睡眠中短暂肌张力增高无须过度干预。
若婴儿清醒时持续存在拇指内收、足尖着地、换尿布时双腿难以分开等表现,或伴随喂养困难、异常哭闹,需警惕病理性肌张力增高。缺氧缺血性脑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疾病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肌张力持续异常。早产儿脑白质软化、脊髓性肌萎缩症等也可表现为睡眠与清醒时均存在肌张力障碍。
建议家长定期监测婴儿大运动发育情况,记录异常姿势的出现频率与持续时间。为婴儿做被动操时注意观察关节活动度是否对称,沐浴后可用抚触按摩帮助放松肌肉。发现清醒时肌张力持续增高或伴有运动发育落后,应及时至儿科神经专科就诊,必要时进行脑电图、头颅MRI或遗传代谢筛查。避免自行使用矫正器具或过度拉伸,以免造成软组织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