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患者发热通常表现为周期性或不规则高热,可能伴有盗汗、体重下降。发热规律主要与肿瘤活动度、感染风险及治疗反应有关。
1. 周期性发热约30%霍奇金淋巴瘤出现Pel-Ebstein热,特征为3-7天高热与数日无热期交替。这种规律性发热与肿瘤细胞释放致热因子相关,需通过化疗控制原发病。
2. 持续低热非霍奇金淋巴瘤常见37.5-38℃持续发热,可能由肿瘤坏死因子释放引起。建议监测体温曲线,必要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药。
3. 骤发性高热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可能出现39℃以上骤发高热,多提示合并感染。需立即进行血培养并经验性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4. 治疗相关发热利妥昔单抗等生物制剂可能诱发输液反应性发热,通常伴有寒战。预防性使用地塞米松可降低发生率。
淋巴瘤发热期间应保持每日4次体温记录,注意补充电解质饮料。任何超过38.5℃的发热都需及时联系肿瘤科医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