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蛋白尿可能由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免疫复合物沉积、遗传性肾病、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应用、降压治疗、饮食调整等方式改善。
1. 肾小球损伤肾小球滤过膜结构破坏导致大量蛋白漏出,表现为泡沫尿和水肿。治疗需使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配合缬沙坦等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保护肾功能。
2. 免疫异常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膜性肾病等病变,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可控制病情,需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3. 遗传因素Alport综合征等遗传性肾病可导致进行性蛋白尿,多伴有血尿和听力异常。基因检测明确诊断后,采用ACEI类药物延缓肾功能恶化。
4. 代谢疾病糖尿病肾病早期即出现微量白蛋白尿,与长期高血糖损伤血管内皮有关。控制血糖联合SGLT2抑制剂可减少尿蛋白排泄。
建议限制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选择鸡蛋清等优质蛋白食物,定期复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血清白蛋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