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不到36度可能由环境温度过低、甲状腺功能减退、营养不良、严重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暖措施、营养补充、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1、环境因素长时间暴露于寒冷环境会导致体温下降,需及时转移至温暖场所,增加衣物或使用取暖设备,避免低温持续损伤。
2、甲状腺问题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影响产热功能,常伴随乏力、怕冷等症状,需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等药物。
3、营养缺乏长期热量摄入不足或贫血会导致基础代谢率降低,需增加优质蛋白和铁质摄入,必要时补充维生素B12、葡萄糖酸亚铁等制剂。
4、感染性疾病脓毒症等严重感染可能引发体温不升,多伴有意识改变或血压下降,需紧急就医进行抗感染治疗,如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等药物。
持续低体温需监测变化,适当进食温补类食物如红枣、牛肉,避免剧烈运动消耗能量,若伴随意识模糊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