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患儿无须严格禁食鸡蛋,但母亲需观察婴儿反应,若黄疸加重或出现过敏症状应暂停鸡蛋摄入。母乳性黄疸的饮食调整主要有母亲减少高胆红素食物、增加水分摄入、暂停可疑致敏食物、监测婴儿症状变化。
1、减少高胆红素食物母亲应限制动物内脏、蛋黄等高胆红素食物摄入,这类食物可能通过母乳间接增加婴儿胆红素负荷。日常可替换为鸡胸肉、豆腐等低脂优质蛋白来源。
2、增加水分摄入母亲每日饮水建议超过2000毫升,充足水分有助于促进婴儿代谢。可适量饮用温开水、淡豆浆等,避免含糖饮料。
3、暂停可疑致敏食物若婴儿存在湿疹、腹泻等过敏表现,母亲需暂停鸡蛋、牛奶等常见致敏食物2周观察效果。恢复时应单一品种逐步添加并记录症状。
4、监测婴儿症状变化家长需每日在自然光下观察婴儿皮肤黄染范围,配合经皮胆红素检测仪监测数值。若黄疸持续超过2周或嗜睡拒奶,应及时就医排查病理性因素。
母乳喂养期间母亲保持饮食均衡,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及膳食纤维,避免过度限制营养摄入影响乳汁质量。婴儿黄疸期间可增加喂养频率促进胆红素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