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有时出现心颤可能是心律失常的表现,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是否属于严重心脏病。心颤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或房颤、冠心病等疾病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检查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
生理性心颤多与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或饮用浓茶咖啡相关,通常表现为短暂心悸且无伴随症状,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善。若心颤发作时伴有胸痛、呼吸困难或头晕,可能与房颤有关,房颤患者易形成血栓增加脑卒中风险,需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或利伐沙班片。冠心病导致的心肌缺血也可能引发心颤,常伴随胸闷及活动后气促,需通过冠脉造影确诊,治疗可选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硝酸异山梨酯片控制症状。
持续性心颤或合并血压骤降、意识模糊时需警惕恶性心律失常,这种情况可能诱发心源性猝死,应立即送医进行电复律或射频消融手术。少数情况下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电解质紊乱也会引发心颤,需检测甲状腺激素和血钾水平,甲亢患者可服用甲巯咪唑片调节甲状腺功能。
建议老人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定期监测血压心率。若心颤发作频率增加或持续时间延长,应携带既往心电图报告至心血管内科就诊,必要时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或心脏超声检查。日常可记录心颤发作的时间、诱因及伴随症状,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