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肌腱断裂后可通过被动活动、主动辅助活动、抗阻训练、功能训练及器械辅助等方式逐步恢复功能。肌腱断裂通常由外伤、慢性劳损等因素引起,需在医生指导下分阶段锻炼。
1、被动活动术后早期需由康复师或家属帮助进行被动屈伸训练。用健侧手固定断裂肌腱的近端关节,轻柔推动远端指节完成屈曲和伸展动作,每次5-10分钟,每日3-5次。此阶段可配合热敷促进血液循环,但需避免暴力牵拉导致二次损伤。常见适用情况为肌腱修复术后1-2周内。
2、主动辅助活动当肌腱初步愈合后,可进行手指自主屈伸配合弹性绷带辅助的训练。将橡皮筋套在指尖,利用橡皮筋回弹力帮助手指完成伸展动作,再主动用力屈曲。每组10-15次,每日4-6组。此阶段需注意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出现红肿热痛应立即停止。适用于术后3-4周康复期。
3、抗阻训练肌腱愈合进入纤维重塑期时,可通过捏握弹力球、橡皮泥等工具增强肌力。将弹力球置于掌心,缓慢用力捏压至指腹发白后保持5秒再放松。从每日20次开始逐步增量,训练后冰敷15分钟预防肿胀。此阶段需避免突然发力,适用于术后5-8周。
4、功能训练恢复后期应模拟日常动作进行精细化练习。包括捡拾豆子、拧瓶盖、系鞋带等任务导向性训练,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可配合使用防粘连凝胶按摩肌腱走行区域。此阶段重点改善手指协调性,多用于术后9-12周。
5、器械辅助采用手指CPM持续被动活动仪或弹簧支具进行规律性锻炼。器械可提供可控范围内的持续牵拉力,帮助突破关节黏连。每次30分钟,每日1-2次,需根据耐受度调整强度。适用于康复中后期顽固性活动受限的情况。
康复全程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锻炼前后进行15分钟温水浸泡。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如鸡蛋、鱼肉、西蓝花等促进肌腱胶原合成。避免吸烟饮酒及辛辣刺激食物。若锻炼后出现持续疼痛或活动度倒退,应及时复查超声评估肌腱愈合情况。夜间建议使用静态支具维持手指功能位,防止晨起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