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骨错位可通过手法复位、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尾骨错位通常由外伤、分娩、长期久坐、骨质疏松等原因引起。
1、手法复位轻度尾骨错位可通过专业医生手法复位治疗,操作时需避免暴力复位,复位后需短期卧床休息。
2、药物治疗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与局部炎症反应有关,常伴随坐位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3、物理治疗急性期后可采用超声波、红外线等物理疗法,可能与软组织损伤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肿胀、压痛等症状。
4、手术治疗严重错位伴神经压迫时需行尾骨切除术,可能与创伤性骨折有关,可能出现排便功能障碍、持续性疼痛等症状。
恢复期间建议使用环形坐垫减轻压力,避免剧烈运动,适当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促进骨骼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