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感染性胃炎病变主要包括胃黏膜充血水肿、浅表糜烂、出血点及化脓性渗出,通常由病原体感染、化学刺激、物理损伤或免疫因素引起。
1、胃黏膜充血水肿胃黏膜血管扩张导致局部红肿热痛,常见于细菌或病毒感染初期。治疗需针对病原体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或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配合胃黏膜保护剂铝碳酸镁。
2、浅表糜烂黏膜上皮层局部缺损形成点状溃疡,多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或非甾体抗炎药导致。需根除幽门螺杆菌采用四联疗法,含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铋剂枸橼酸铋钾。
3、出血点黏膜毛细血管破裂引发渗血,常见于应激性或酒精性胃炎。治疗需停用损伤因素,使用止血药如凝血酶冻干粉,严重时需内镜下止血。
4、化脓性渗出中性粒细胞浸润伴脓性分泌物,提示严重细菌感染如葡萄球菌。需静脉注射广谱抗生素头孢曲松,必要时行胃镜下脓液引流。
发病期间应选择流质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呕血黑便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