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持续低热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感染性疾病、免疫系统异常、内分泌代谢问题等原因引起,建议家长及时监测体温并记录伴随症状。
1. 生理性因素:儿童基础代谢率较高或测量前活动量过大可能导致体温偏高,家长需确保测量前静息15分钟,使用正确测量方法重复检测。
2. 感染性疾病:可能与隐性尿路感染、慢性扁桃体炎等有关,通常表现为食欲减退、夜间盗汗,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或阿奇霉素等药物。
3. 免疫系统异常:可能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川崎病后遗症等因素有关,通常伴有关节疼痛、皮疹,需通过免疫抑制剂如布洛芬、甲氨蝶呤或糖皮质激素治疗。
4. 内分泌代谢问题: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糖尿病等代谢异常可能导致体温调节失衡,通常伴有多汗、体重下降,需检查甲状腺激素和血糖水平。
家长应保持孩子充足水分摄入,选择透气衣物,若体温持续超过37.5℃或伴随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