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紫癜肾炎多数可以治愈,但需根据病理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综合判断。紫癜肾炎是过敏性紫癜累及肾脏引起的免疫性炎症,早期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主要干预方式包括饮食管理、药物控制、定期监测等,少数重症患者可能遗留肾功能损害。
轻度紫癜肾炎患儿通过限制高盐高蛋白饮食、避免过敏原接触、口服双嘧达莫片抑制血小板聚集等措施,配合卧床休息,尿蛋白和血尿通常在1-6个月内逐渐消退。中重度患者需联合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控制免疫反应,严重病例可能需静脉注射环磷酰胺注射液。治疗期间需每周检测尿常规,每月复查肾功能和肾脏超声。
约5%-10%的患儿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脏病,多见于病理分级Ⅲ级以上的弥漫性增生性肾炎。这类患者需长期服用缬沙坦胶囊控制蛋白尿,部分需进行血浆置换或肾活检指导治疗。病程中突发少尿、水肿加重或血肌酐快速升高时,提示可能进展为急进性肾炎,需立即住院行甲泼尼龙冲击治疗。
患儿应保持每日饮水量1000-15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紫癜复发。饮食选择低敏食材如大米、苹果、白菜,禁食海鲜、芒果等易致敏食物。家长需记录每日尿量和水肿情况,治疗满6个月后应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评估。治愈后仍需每3-6个月复查尿常规,持续随访3-5年以监测远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