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131治疗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碘131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癌的核医学治疗方法。
碘131治疗通过口服含有放射性碘131的药物,利用甲状腺组织对碘的高度摄取能力,使放射性碘聚集在甲状腺内。碘131释放的β射线可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目的。对于甲状腺癌患者,碘131可杀死残留的甲状腺癌细胞,降低复发概率。治疗前需要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扫描等评估,治疗后需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碘131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但可能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颈部不适等不良反应。
接受碘131治疗后,患者需注意隔离防护,避免放射性物质对他人造成影响。治疗期间应多饮水促进放射性物质排出,保持清淡饮食,避免摄入含碘食物。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如出现乏力、怕冷、体重增加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应及时就医。
孕妇尿碘低可能导致胎儿智力发育迟缓、甲状腺功能异常等问题。尿碘水平偏低通常与饮食中碘摄入不足、甲状腺疾病、妊娠期代谢变化等因素有关,需通过尿碘检测结合甲状腺功能检查明确诊断。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关键原料,妊娠期母体对碘的需求量增加。当尿碘水平低于正常范围时,母体可能出现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进而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妊娠早期是胎儿脑发育的关键阶段,此时碘缺乏可能造成不可逆的神经损伤。孕妇可能出现乏力、畏寒、体重异常增加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胎儿则面临生长受限、先天性甲减等风险。
部分孕妇尿碘偏低可能与妊娠剧吐导致的营养吸收障碍有关,这类情况常伴随血电解质紊乱。少数存在慢性甲状腺炎或甲状腺结节病史的孕妇,尿碘降低可能反映甲状腺储备功能下降。极少数情况下,尿碘异常低下可能提示碘代谢遗传性疾病,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诊。
建议孕妇定期监测尿碘水平,日常可适量食用加碘盐、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若确诊碘缺乏症,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补碘,避免自行服用含碘制剂。妊娠期间需每1-2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出现颈部增粗、持续倦怠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哺乳期仍需维持充足碘摄入,以保障婴幼儿脑发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