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破手出血可通过压迫止血、清洁伤口、消毒处理、包扎固定、预防感染等方式处理。划破手通常由锐器损伤、皮肤脆弱、外力撞击、凝血异常、局部感染等原因引起。
1、压迫止血使用干净纱布或毛巾直接按压伤口10-15分钟,压力需均匀持续。若血液渗透敷料,无须更换,直接叠加新纱布继续按压。避免频繁查看伤口,以免影响凝血过程。手指受伤时可抬高患肢至心脏水平以上,减少出血量。
2、清洁伤口用生理盐水或流动清水冲洗伤口5分钟,清除沙砾等异物。冲洗时从伤口中心向外画圈清洁,避免将污染物冲入深层组织。较深伤口可用无菌镊子取出可见异物,但不要强行拔除嵌入较深的物体。清洁后轻拍周围皮肤晾干。
3、消毒处理待出血停止后,用碘伏棉球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伤口及周围2厘米皮肤。对酒精过敏者可选用苯扎氯铵溶液。较深伤口需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但可能延缓愈合,不建议反复使用。消毒后无须擦拭,待其自然风干。
4、包扎固定浅表伤口可贴防水创可贴,每日更换。较大伤口用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呈井字形固定,保持敷料干燥。关节部位受伤需用弹性绷带包扎,既保证压力又允许适度活动。包扎不宜过紧,避免影响血液循环。
5、预防感染遵医嘱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细菌感染。若伤口出现红肿热痛、渗液或发热,可能需口服头孢呋辛酯片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铁器致伤或污染严重时,应及时接种破伤风抗毒素。
伤口愈合期保持敷料清洁干燥,避免接触污水。饮食增加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促进组织修复。恢复期间不要撕扯结痂,日常活动时可用防水指套保护伤口。如出血持续20分钟未止、伤口深达皮下或伴随麻木感,须立即就医处理。定期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出现异常渗液、异味或发热等症状时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