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脑脊液通常是无色无味的。脑脊液是存在于脑室和蛛网膜下腔的透明液体,正常情况下不会产生特殊气味。若脑脊液出现异常气味,可能与感染、出血等病理情况有关。
健康状态下脑脊液由脉络丛分泌,主要成分为水、电解质和少量蛋白质,其生理功能包括缓冲震荡、维持颅内压稳定及营养中枢神经系统。由于脑脊液处于密闭的颅腔和椎管内,不与外界直接接触,且代谢产物会通过血液循环及时清除,因此不会产生可察觉的气味。临床采集脑脊液进行腰椎穿刺时,医务人员也不会闻到明显味道。
当脑脊液出现腐败味、腥臭味等异常气味时,往往提示存在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破裂等细菌感染。这类感染会导致中性粒细胞渗出、组织坏死,细菌代谢产物如尸胺、腐胺等挥发性物质混合在脑脊液中。此外蛛网膜下腔出血时,红细胞分解产生的含铁血黄素也可能导致轻微金属气味。这类情况通常伴随发热、剧烈头痛、颈项强直等神经系统症状,需通过脑脊液生化检查、细菌培养等确诊。
日常生活中无须刻意关注脑脊液气味,若出现持续头痛伴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腰椎穿刺检查后需去枕平卧6小时预防低颅压头痛,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维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健康,预防颅内感染可接种流脑疫苗、避免头部外伤及中耳炎等邻近器官感染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