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骨伤

脚后跟往上一点肿,走路时抬脚疼

| 2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陶惠人
陶惠人 主任医师
深圳大学总医院
立即预约
李宏
李宏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脚后跟疼什么原因引起

脚后跟疼可能由足底筋膜炎、跟腱炎、跟骨骨刺、脂肪垫萎缩、滑囊炎等原因引起。

1、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筋膜反复牵拉导致的慢性损伤,常见于长时间站立或运动人群。疼痛多表现为晨起第一步时足跟刺痛,活动后减轻。可通过拉伸训练、穿戴足弓支撑鞋垫缓解,急性期需减少负重活动。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

2、跟腱炎

跟腱炎因跟腱过度使用或突然增加运动量导致,疼痛位于脚跟后上方,伴随局部肿胀。早期应停止跑跳运动,采用冰敷处理。恢复期可进行离心性跟腱拉伸,必要时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或局部注射治疗。

3、跟骨骨刺

跟骨骨刺是跟骨底面骨质增生,常与足底筋膜炎并存。X线检查可见骨性突起,但疼痛程度与骨刺大小无关。建议选择软底鞋减少压力刺激,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洛索洛芬钠片,顽固性疼痛需考虑体外冲击波治疗。

4、脂肪垫萎缩

足跟脂肪垫随年龄增长逐渐变薄,缓冲作用减弱引发疼痛。多见于中老年或长期穿硬底鞋者,表现为脚跟中央持续性钝痛。日常应避免坚硬地面赤足行走,使用硅胶后跟垫分散压力,配合红外线理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5、滑囊炎

跟骨后滑囊炎多因鞋子摩擦压迫导致,表现为跟腱附着点红肿热痛。需更换宽松软帮鞋,急性期口服依托考昔片消炎。反复发作需排除类风湿关节炎等系统性疾病,合并感染时需抗生素治疗。

日常应注意控制体重减轻足部负荷,避免长时间赤足行走或穿平底鞋。运动前充分热身,选择缓冲性好的运动鞋。每天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可配合足底滚轮按摩。若疼痛持续超过两周、夜间痛醒或伴随红肿发热,应及时就医排除应力性骨折、感染等严重情况。糖尿病患者出现足跟疼痛需优先排查神经病变或血管问题。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脐疝 胃息肉 皮样囊肿 半乳糖血症 肱骨外髁骨折 肩峰下滑囊炎 胃恶性淋巴瘤 复发性髌骨脱位 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 高免疫球蛋白E综合征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