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结石痛可通过药物镇痛、热敷及调整体位等方式快速缓解。
尿结石引起的疼痛多因结石移动刺激泌尿系统平滑肌痉挛所致,发作时建议立即停止活动,采取侧卧屈膝体位减轻输尿管张力。疼痛较轻时可使用热水袋热敷腰腹部,温度控制在40-50摄氏度,每次持续15-20分钟。若疼痛剧烈需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栓、盐酸曲马多片或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镇痛药物,其中双氯芬酸钠栓能直接作用于局部神经末梢,起效较快。同时增加饮水量至每日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促进结石排出。
发作期间应避免摄入高草酸食物如菠菜、浓茶,保持适度运动但忌突然体位变化。若伴随血尿、发热或持续疼痛超过6小时,需急诊处理防止尿路梗阻。
尿结石可能与代谢异常、尿路梗阻、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
尿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代谢异常是常见原因,如高钙尿症、高尿酸血症等可导致尿液中晶体物质过饱和析出。尿路梗阻如前列腺增生、输尿管狭窄等会使尿液滞留,增加结晶沉积概率。长期饮水不足、高盐高蛋白饮食、过量摄入草酸含量高的食物如菠菜、浓茶等也可能促进结石生成。部分患者存在遗传性胱氨酸尿症或肾小管酸中毒等先天性疾病。结石成分以草酸钙、磷酸钙、尿酸等为主,可伴随腰部绞痛、血尿、排尿困难等症状。
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减少高草酸食物摄入,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