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断裂后通过手术接上,通常可以恢复正常功能。肌腱断裂可能由外伤、过度使用、慢性劳损等因素引起,常见症状包括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治疗方式包括手术修复、固定制动、康复训练等,恢复效果与断裂程度、治疗及时性以及康复训练的规范性密切相关。
1、手术治疗:肌腱断裂后需及时进行手术修复,常用手术方式包括直接缝合术和肌腱移植术。直接缝合术适用于新鲜断裂,通过缝合断端恢复肌腱连续性;肌腱移植术适用于严重损伤或陈旧性断裂,通过移植自体或异体肌腱修复。
2、固定制动:术后需对患处进行固定制动,常用方式包括石膏固定和支具固定。固定时间一般为4-6周,具体根据肌腱部位和损伤程度调整。固定期间需避免患处活动,防止肌腱再次断裂。
3、康复训练:固定拆除后需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早期以被动活动为主,逐渐过渡到主动活动和力量训练。康复训练需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训练导致肌腱再次损伤。
4、药物治疗:术后可适当使用消炎止痛药物,如布洛芬缓释片400mg/次,每日2次或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mg/次,每日1次,缓解疼痛和炎症。同时可使用促进肌腱愈合的药物,如复方丹参片3片/次,每日3次。
5、生活方式调整:术后需注意避免过度使用患处,减少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有助于肌腱愈合和功能恢复。
术后恢复期间,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促进肌腱愈合。运动方面,早期以轻度活动为主,如散步、游泳,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护理上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