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腹泻发烧可通过补液、退烧、调整饮食、药物治疗、预防脱水等方式治疗。病毒性腹泻发烧通常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等感染引起。
1、补液:病毒性腹泻会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及时补液是关键。口服补液盐ORS是常用方法,每袋溶于250ml温水中,分次服用。对于严重脱水者,需静脉补液。
2、退烧:体温超过38.5℃时需采取退烧措施。物理降温包括温水擦浴、冰袋冷敷额头。药物退烧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片500mg/次或布洛芬混悬液10ml/次,间隔4-6小时重复使用。
3、饮食调整:腹泻期间应选择易消化食物,如米汤、稀粥、蒸蛋等。避免高脂、高糖、高纤维食物。少量多餐,每日4-6次,每次进食量不超过200ml。
4、药物治疗:病毒性腹泻一般不需使用抗生素。蒙脱石散3g/次,每日3次可吸附病毒,保护肠黏膜。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420mg/次,每日3次可调节肠道菌群。
5、预防脱水:密切观察尿量、口渴程度等脱水表现。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重,体重下降超过5%提示严重脱水。鼓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使用口服补液盐。
病毒性腹泻发烧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油腻、辛辣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增强免疫力。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防止交叉感染。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严重脱水、意识模糊等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