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儿科

宝宝发烧全身发热是怎么回事 宝宝全身发热应该如何正确处理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淤青的正确处理方法

淤青可通过冷敷、热敷、抬高患肢、药物治疗、按摩等方式处理。淤青通常由外伤、凝血功能障碍、血管脆性增加、药物副作用、血液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

1、冷敷

淤青初期24小时内建议冷敷,使用冰袋或冷毛巾包裹后敷于患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进行。冷敷能使血管收缩,减少皮下出血,缓解肿胀疼痛。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婴幼儿及糖尿病患者需缩短单次冷敷时间至10分钟。

2、热敷

淤青24小时后可改为热敷,用40℃左右温水浸湿毛巾外敷,每日3-4次。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淤血吸收。合并皮肤破损或感染者禁用热敷,心脏病患者热敷温度不宜超过38℃。建议配合轻柔按摩增强效果,但凝血异常者应避免按压。

3、抬高患肢

四肢淤青时应将患肢抬高至超过心脏水平,利用重力作用减轻局部充血。上肢淤青可用吊带悬吊,下肢淤青需平卧时垫高30厘米。保持抬高姿势每天累计6-8小时,持续3-5天。合并骨折或深静脉血栓者需医生评估后再行抬高。

4、药物治疗

面积较大的淤青可遵医嘱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肝素钠乳膏等外用药物,促进血肿消散。疼痛明显者可短期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禁用阿司匹林等影响凝血的药物。维生素K缺乏导致的淤青需补充维生素K1注射液,血液病患者需针对原发病治疗。

5、按摩

淤青形成48小时后可沿周边向心性轻柔按摩,配合山茶油或精油使用效果更佳。按摩力度以不引起疼痛为宜,每日2次每次5分钟。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出血性疾病患者禁止按摩。按摩后出现皮肤发红加重应立即停止。

淤青恢复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及患处碰撞,保证每日摄入足量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以增强血管弹性。长期反复出现不明原因淤青,或伴随牙龈出血、鼻衄等症状时,需及时就诊血液科检查凝血功能。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淤青部位的皮肤护理,预防感染发生。日常可进行适度肌肉锻炼改善外周血液循环,降低血管脆性。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肝硬化 肺错构瘤 尿道肉阜 脑囊虫病 病毒性肠炎 肺芽生菌病 过敏性休克 角膜老年环 听神经损伤 全身性硬皮病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