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管炎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寒战高热、右上腹疼痛、黄疸、恶心呕吐以及休克。这些症状通常由胆管梗阻合并感染引起,需及时就医处理。
1、寒战高热:
约90%患者出现突发性寒战后高热,体温可达39-40℃。这是细菌及内毒素入血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常见于大肠杆菌、克雷伯菌等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热型多呈弛张热,伴随脉搏增快。
2、右上腹疼痛:
表现为持续性右上腹或剑突下胀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疼痛由胆管扩张和炎症刺激引起,查体可见墨菲征阳性。严重者可出现腹膜刺激征,提示可能并发胆管穿孔。
3、黄疸:
约80%患者出现皮肤黏膜黄染,尿色加深如浓茶。黄疸呈进行性加重,系胆红素逆流入血所致。血清总胆红素常超过85.5μmol/L,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
4、恶心呕吐:
因胆道高压刺激迷走神经及炎症反应导致,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呕吐可引发电解质紊乱,部分患者呕吐后腹痛暂缓但很快复发。
5、休克表现:
见于重症胆管炎,出现血压下降、意识模糊、少尿等感染性休克症状。与大量内毒素释放有关,属于雷诺五联征之一,提示需紧急胆道减压。
患者发病期间需严格禁食,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恢复期建议低脂饮食,避免油腻及高胆固醇食物。可适量补充维生素K改善凝血功能,定期复查肝功能及腹部超声。出现反复发热或腹痛加重时需警惕胆道残余结石或狭窄,必要时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