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皮肤科

指甲缝里长棕黑色物质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刘亚铃
刘亚铃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口腔被碱性物质灼伤怎么办?

口腔被碱性物质灼伤可通过立即漱口、局部中和处理、药物镇痛、预防感染、就医清创等方式处理。口腔灼伤通常由误食强碱、接触腐蚀性物质等因素引起。

1、立即漱口

使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口腔10分钟以上,避免使用酸性液体自行中和。冲洗时保持头部前倾防止误吸,重点清洁颊黏膜、舌下等易残留部位。若为固体碱颗粒灼伤,需先用干净棉签清除残留物后再冲洗。

2、局部中和处理

在医生指导下可用稀释的弱酸性溶液如食醋醋酸含量3%-5%或柠檬汁短暂含漱,浓度过高可能加重损伤。处理后需再次用清水冲洗,该操作须在专业医疗人员监督下进行,自行中和存在风险。

3、药物镇痛

遵医嘱使用利多卡因凝胶或苯佐卡因含片缓解疼痛,避免吞咽麻醉剂。灼伤后24小时内可冷敷面部减轻肿胀,严重疼痛者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但禁止将药片直接贴敷创面。

4、预防感染

浅表灼伤可含漱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深度损伤需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预防感染。创面伪膜形成后禁用硬物刮除,进食后使用康复新液含漱促进黏膜修复。

5、就医清创

出现黏膜苍白坏死、呼吸困难或灼伤面积超过3厘米时,需急诊行气管切开或坏死组织切除术。重度灼伤患者后期可能需口腔黏膜移植术,术后需鼻饲饮食2周。

灼伤后24小时内禁食辛辣、过热及坚硬食物,选择常温流质如牛奶、米汤。恢复期每日用软毛牙刷清洁未损伤区域,避免使用含酒精漱口水。建议随身携带灼伤物包装以便医生判断成分,家中腐蚀性物品应存放于儿童无法触及处。若出现发热、创面渗液或疼痛加剧,须立即复诊排查继发感染。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黑癣 惊厥 皮炎 鼻息肉 蛋白尿 鼻甲肥大 变应性鼻炎 黑布拉痒疹 踝关节扭伤 多发性皮脂腺囊肿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