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可能出现耳聋,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发生。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表现,可能因电解质紊乱、毒素蓄积或并发症影响听力功能。
尿毒症导致耳聋的机制主要与内耳损伤相关。肾功能严重受损时,体内尿素氮、肌酐等代谢废物无法有效排出,可能引发内耳淋巴液电解质失衡,损伤听觉毛细胞。同时尿毒症常伴随高血压和贫血,可能减少内耳血液供应,加速听力下降。部分患者因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钙磷代谢紊乱导致内耳血管钙化,进一步损害听觉传导通路。
少数情况下,尿毒症患者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利尿剂治疗时,药物耳毒性可能叠加肾功能不全的代谢异常,诱发突发性耳聋。血液透析过程中快速清除溶质引发的失衡综合征,也可能造成短暂性听力障碍。遗传性肾病综合征如Alport综合征,可能同时存在肾脏病变和进行性耳聋。
尿毒症患者应定期进行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检查,早期发现听力异常。控制血压、纠正贫血、调整透析方案有助于延缓听力损伤。出现耳鸣或听力下降时,需及时排查中耳炎、耳硬化症等其他病因,必要时转诊耳鼻喉科联合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