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肾内科

痛风性肾病会引起什么病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朱欣佚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痛风性肾病是什么

痛风性肾病是指长期高尿酸血症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肾脏,进而引发肾小管间质炎症和纤维化的慢性肾脏疾病。痛风性肾病可能由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继发性高尿酸血症、长期尿酸排泄障碍、慢性肾脏病基础、遗传代谢异常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夜尿增多、泡沫尿、腰部酸痛、水肿、肾功能进行性下降等症状。建议患者控制嘌呤摄入、定期监测肾功能,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尿酸药物。

1、原发性高尿酸血症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与嘌呤代谢酶缺陷或肾脏尿酸排泄减少有关,长期未控制可导致尿酸盐沉积于肾间质。患者可能出现无症状性血尿酸升高,随病情进展可伴随关节红肿热痛等典型表现。治疗需限制高嘌呤饮食如动物内脏、海鲜,并遵医嘱使用非布司他片、苯溴马隆片等降尿酸药物,同时配合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

2、继发性高尿酸血症

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常由恶性肿瘤化疗、利尿剂使用、铅中毒等因素导致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受阻。此类患者除肾脏损害外,多存在原发病相关症状如化疗后骨髓抑制、高血压等。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因调整方案,如肿瘤患者改用低嘌呤营养支持,高血压患者替换噻嗪类利尿剂为氯沙坦钾片等兼具降尿酸作用的药物。

3、长期尿酸排泄障碍

肾小管尿酸分泌功能异常或尿路梗阻可造成尿酸排泄减少,常见于慢性铅中毒、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疾病。患者尿酸盐结晶易在肾髓质形成微结石,早期表现为尿比重降低、尿β2微球蛋白升高。除病因治疗外,可遵医嘱使用促进尿酸排泄的丙磺舒胶囊,并每日保持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以稀释尿液。

4、慢性肾脏病基础

原有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等患者更易并发痛风性肾病,因肾功能减退导致尿酸滤过减少。这类患者往往存在蛋白尿、血肌酐升高等基础肾病表现。治疗需在控制原发病基础上,谨慎使用别嘌醇片等经肾脏代谢的药物,并定期监测血尿酸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5、遗传代谢异常

莱施-奈恩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因HGPRT酶缺乏导致嘌呤代谢紊乱,儿童期即可出现严重高尿酸血症及肾脏损害。患者多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如自残行为、发育迟缓。治疗需终身严格限制嘌呤摄入,必要时在儿科医生指导下使用拉布立酶注射液等酶替代疗法。

痛风性肾病患者需建立低嘌呤饮食习惯,每日肉类摄入控制在100克以内,优先选择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避免饮酒及含糖饮料,鼓励食用樱桃、芹菜等具有促尿酸排泄作用的蔬果。每周进行3-5次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但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建议每3-6个月复查血尿酸、尿常规及肾脏超声,若出现少尿、血尿等症状需立即肾内科就诊。长期服药者不可自行调整剂量,需定期评估药物安全性。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肠肿瘤 肠结核 包皮嵌顿 肝动脉瘤 接合菌病 卵巢早衰 气管肿瘤 恶性淋巴瘤 骨化性纤维瘤 结节性多动脉炎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