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小儿血液科

新生儿溶血三项指标是什么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卢成瑜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胰腺炎血常规和尿常规指标

胰腺炎患者的血常规和尿常规指标异常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C反应蛋白上升,以及尿淀粉酶显著增高。这些指标变化与胰腺组织损伤、炎症反应激活及消化酶异常释放有关。

1、白细胞升高:

急性胰腺炎发作时,机体应激反应导致白细胞总数常超过10×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多增至85%以上,反映细菌感染或无菌性炎症的急性期反应。严重病例可能出现核左移现象,提示炎症程度加重。

2、C反应蛋白增高:

发病24小时后血清C反应蛋白可超过150mg/L,其浓度与胰腺坏死范围呈正相关。该指标是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依据,持续升高往往提示并发症风险增加。

3、血红蛋白变化:

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血液浓缩现象,血红蛋白浓度暂时性增高。若并发消化道出血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则会呈现进行性贫血表现,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4、尿淀粉酶异常:

尿淀粉酶常在发病12-24小时后开始升高,峰值可达血清淀粉酶的3-5倍,持续时间为3-10天。该指标特异性较强,数值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具有诊断意义。

5、尿糖阳性:

约20%患者可能出现暂时性尿糖阳性,与胰岛β细胞暂时功能障碍相关。严重胰腺坏死时,尿酮体也可能呈现阳性反应,需警惕代谢紊乱。

胰腺炎急性期需严格禁食,病情稳定后逐步过渡到低脂流质饮食,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20克以下。建议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食物,避免刺激胰液分泌。恢复期可适当补充水溶性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日常需戒酒并控制 triglyceride 水平,定期监测血糖及腹部超声。出现持续发热、剧烈腹痛或尿量减少等情况应立即复诊。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冻伤 股疝 露阴症 恶性蓝痣 慢性肾炎 肺诺卡菌病 慢性牙周炎 Terson综合征 动脉导管未闭 急性肾小球肾炎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