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效避孕药一般在服药后7天左右起效,具体时间与药物种类和服用方法有关。短效避孕药需要每日定时服用才能达到避孕效果,漏服可能影响药效。
常见的短效避孕药如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等,通常需要连续服用7天后才能发挥避孕作用。这类药物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宫颈黏液性质和子宫内膜环境来避孕。首次服用时建议在月经来潮第1天开始,这样能立即建立避孕保护;若在其他时间开始服用,前7天需要配合其他避孕措施。短效避孕药需要每天同一时间服用,漏服超过12小时可能降低避孕效果。药物代谢速度因人而异,受体重、肝功能等因素影响,但多数人在规范用药7天后能达到稳定血药浓度。
短效避孕药不适合作为紧急避孕药使用,其起效时间明显长于紧急避孕药。若需快速避孕保护,应选择含左炔诺孕酮的紧急避孕药。短效避孕药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乳房胀痛、不规则出血等,通常2-3个月后会逐渐减轻。长期服用者每年应进行肝肾功能、血压等检查。吸烟者、35岁以上女性、有血栓病史者需谨慎使用。
服用短效避孕药期间应避免同时使用某些抗生素、抗癫痫药等可能影响药效的药物。若出现严重头痛、胸痛、视力变化等血栓症状应立即就医。停药后生育能力通常可快速恢复,但建议停药3个月后再计划怀孕。日常需注意将药物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高温潮湿影响药效。用药期间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族,减少咖啡因摄入有助于减轻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