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楔状缺损可通过树脂充填、玻璃离子充填、瓷贴面修复、脱敏治疗、调整咬合等方式治疗。牙齿楔状缺损通常由横向刷牙、酸蚀作用、咬合力异常、牙龈退缩、牙颈部结构薄弱等原因引起。
1、树脂充填复合树脂充填是治疗浅中度楔状缺损的常用方法,适用于缺损未累及牙髓的情况。医生会清除缺损区腐质后,使用与牙齿颜色匹配的树脂材料分层充填,光照固化后抛光。该方法能恢复牙齿形态和功能,但长期使用可能出现边缘微渗漏。
2、玻璃离子充填玻璃离子水门汀对牙髓刺激性小,适用于接近牙髓的较深缺损。其释放氟离子有助于预防继发龋,但美观性和耐磨性较树脂差。操作时需严格隔湿,固化后表面需涂保护剂。
3、瓷贴面修复对于前牙区大面积缺损或美观要求高的患者,可采用瓷贴面修复。需磨除少量牙体组织,取模后制作0.3-0.7毫米薄瓷贴面粘接。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色泽稳定性,但费用较高。
4、脱敏治疗缺损导致牙本质敏感时,可使用含钾盐的脱敏牙膏或专业脱敏剂。氟化钠甘油、树脂类脱敏剂可封闭牙本质小管,激光治疗也能有效降低敏感症状。需避免冷热刺激并配合软毛牙刷。
5、调整咬合存在咬合干扰时需调磨对颌牙尖,降低侧向咬合力。严重病例可能需佩戴咬合垫,夜间使用可减轻牙齿负荷。定期复查咬合关系,预防缺损进一步加深。
日常应改用软毛牙刷及竖刷法,避免碳酸饮料等酸性食物。缺损较深出现自发痛需及时就诊,可能需根管治疗。长期使用含氟牙膏可增强牙颈部抗酸能力,每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缺损。修复后避免用患牙咬硬物,保持口腔卫生可延长修复体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