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可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根除幽门螺杆菌、保护胃黏膜、调整生活方式、必要时手术治疗等方式根治。消化性溃疡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胃酸分泌过多、应激因素、遗传易感性等原因引起。
1、抑制胃酸分泌质子泵抑制剂是抑制胃酸分泌的首选药物,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等,能有效降低胃内酸度,促进溃疡愈合。H2受体拮抗剂如法莫替丁片、雷尼替丁胶囊也可作为替代选择。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疗程。
2、根除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标准四联疗法包含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和克拉霉素片,以及铋剂如枸橼酸铋钾颗粒。治疗需完成10-14天疗程,停药4周后需复查确认根除效果。治疗失败者需根据药敏试验调整方案。
3、保护胃黏膜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混悬凝胶、胶体果胶铋胶囊可形成保护层隔离胃酸侵蚀,促进上皮修复。前列腺素类似物如米索前列醇片能增加黏液和碳酸氢盐分泌,但孕妇禁用。这类药物多需空腹服用,与抑酸药联用效果更佳。
4、调整生活方式戒烟戒酒可减少胃黏膜损伤,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及过度饱餐。规律进食有助于维持胃酸分泌节律,减少夜间疼痛。控制精神压力可通过正念训练、心理咨询等方式实现,因长期应激会加重溃疡。
5、手术治疗对于并发穿孔、大出血或幽门梗阻者,可能需行胃大部切除术或迷走神经切断术。内镜下止血术适用于活动性出血病例。术后需长期随访,注意倾倒综合征、贫血等并发症,必要时补充维生素B12和铁剂。
消化性溃疡患者日常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类、蒸蛋等,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胃酸分泌的饮品。建议分餐制预防幽门螺杆菌交叉感染,餐具定期煮沸消毒。康复期间每月复查胃镜观察愈合情况,若出现黑便、呕血等报警症状需立即就医。冬季高发季节可预防性使用胃黏膜保护剂,但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