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通常可以通过尿液检查初步判断,但确诊需结合其他检查。尿液检查可发现蛋白尿、血尿等异常,但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需通过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或肾活检进一步确认。
尿液检查是筛查肾病的常用方法,通过尿常规可检测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等指标。尿蛋白阳性可能提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常见于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疾病。血尿可能由肾结石、肾小球肾炎或泌尿系统肿瘤引起。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有较高敏感性。尿液检查还可发现管型尿、结晶尿等异常,这些指标能反映肾脏浓缩功能或代谢异常。
部分肾病早期可能无明显尿液异常,如某些间质性肾炎或肾功能不全初期。遗传性肾病如多囊肾可能在尿液检查中表现不典型。某些药物性肾损伤早期尿检结果也可能正常。肾血管性疾病如肾动脉狭窄通常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才能确诊。终末期肾病可能出现尿量减少但尿液成分改变不显著的情况。
建议出现尿液颜色异常、泡沫尿、夜尿增多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日常应注意控制血压血糖,避免滥用肾毒性药物,保持适量饮水。定期体检中的尿常规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肾脏问题,但确诊肾病需由专业医生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