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中医理疗、功能锻炼等方式治疗。腰肌劳损通常由长期姿势不良、急性损伤未愈、肌肉力量失衡、寒冷刺激、腰椎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
急性期需严格卧床休息2-3天,选择硬板床采取仰卧位时膝关节下垫软枕,侧卧时双膝间夹枕头保持脊柱中立位。日常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需定时起身活动腰部,搬重物时应屈髋屈膝保持腰部直立。
2、物理治疗:
超短波治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次15分钟连续10次为1疗程。红外线照射能缓解肌肉痉挛,照射距离30-50厘米为宜。中频电疗通过电流刺激可阻断疼痛信号传导,治疗时电极片需避开脊柱区域。
3、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可缓解炎症反应,肌肉松弛剂如盐酸乙哌立松能改善肌肉痉挛状态。外用药物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可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膏药类产品需注意皮肤过敏测试。
4、中医理疗:
推拿手法采用滚法、按揉法放松竖脊肌,拔罐可在腰阳关、肾俞等穴位留罐5-10分钟。艾灸选取命门、腰眼等穴位进行温和灸,每次灸至皮肤微红为度。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常用穴位包括委中、昆仑等。
5、功能锻炼:
急性期过后可进行臀桥训练,仰卧位屈膝抬臀保持10秒。猫式伸展通过交替拱背和塌腰增强核心肌群协调性。游泳特别是蛙泳能强化腰背肌而不增加脊柱负荷,建议每周3次每次30分钟。
日常应注意保持标准坐姿,办公时可使用腰靠垫维持腰椎生理曲度。睡眠选择中等硬度床垫,仰卧时在膝下垫薄枕减轻腰部压力。饮食多摄入富含钙质的牛奶、豆制品,补充维生素D促进骨骼健康。避免突然扭转腰部动作,冬季注意腰背部保暖防止受凉。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下肢放射痛时需及时就医排除椎间盘突出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