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和衣原体是两类缺乏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可引起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统等感染。支原体肺炎常见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主要包括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等。
1、支原体支原体是最小的可独立生存的原核生物,无细胞壁结构,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天然耐药。肺炎支原体通过飞沫传播,主要引起儿童及青少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表现为顽固性干咳、低热。实验室诊断依赖血清学抗体检测或核酸扩增试验。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耐药时可选用四环素类或多西环素。
2、衣原体衣原体为专性细胞内寄生微生物,具有独特的发育周期。沙眼衣原体是性传播疾病常见病原,可导致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新生儿经产道感染可引发结膜炎或肺炎。肺炎衣原体则引起咽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感染。衣原体检测需采用细胞培养或核酸检测,治疗推荐多西环素、阿奇霉素等药物,配偶需同步治疗以防重复感染。
3、传播途径肺炎支原体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潜伏期2-3周。沙眼衣原体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经产道垂直传播。肺炎衣原体传播方式与支原体相似,在封闭环境中易发生暴发流行。高危人群包括学生、军人、性活跃期青年等,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后症状往往更严重。
4、临床表现支原体肺炎特征为渐进性发展的刺激性干咳,胸部X线表现常重于体征。衣原体泌尿生殖感染多表现为尿道分泌物增多、排尿刺痛等非特异性症状,女性可能出现黏液脓性宫颈炎。两种病原体均可引起无症状携带状态,成为潜在传染源。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肺外表现如皮疹、关节炎等免疫相关并发症。
5、预防措施预防支原体感染需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密切接触患者。衣原体感染预防重点在于安全性行为和使用屏障避孕措施。两类感染均需注意手卫生,感染者应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对于反复感染者可考虑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但需严格遵循医嘱防止耐药性产生。
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后应保证充足休息,多饮水促进代谢废物排出。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清淡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恢复期可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增强免疫力,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肺负担。定期复查相关实验室指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出现持续发热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