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常出血可能由空气干燥、鼻腔损伤、鼻炎、高血压、血液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持鼻腔湿润、避免鼻腔刺激、药物治疗、控制血压、血液检查等方式治疗。
1、空气干燥:空气干燥会使鼻腔黏膜水分流失,导致黏膜干裂出血。可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或使用生理盐水喷鼻剂如0.9%氯化钠溶液每天2-3次,帮助鼻腔保持湿润。
2、鼻腔损伤:频繁挖鼻或用力擤鼻涕可能导致鼻腔黏膜损伤出血。应避免用手直接接触鼻腔,擤鼻涕时动作轻柔,可使用凡士林涂抹鼻腔内壁,保护黏膜。
3、鼻炎:过敏性鼻炎或感染性鼻炎会引起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增加出血风险。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10mg每日一次或鼻用激素喷雾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每次64μg,每日两次缓解症状。
4、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血管压力增加,鼻腔毛细血管容易破裂出血。应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片,5mg每日一次,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5、血液疾病: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导致鼻腔出血不易止住。需进行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查,确诊后针对病因治疗,如补充维生素K或使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如艾曲波帕片,25mg每日一次。
日常生活中应多喝水,保持鼻腔湿润;饮食上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增强血管弹性;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鼻腔刺激。若出血频繁或难以止住,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严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