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肛肠科

结肠黑变病是什么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李辉
李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结肠黑变病是什么病

结肠黑变病是一种以结肠黏膜色素沉着为特征的良性病变,可能与长期使用蒽醌类泻药、慢性便秘等因素有关。

1、病因机制

结肠黑变病的发生主要与长期接触蒽醌类物质有关,常见于长期服用番泻叶、大黄等刺激性泻药的患者。这些药物中的蒽醌成分可被结肠黏膜吸收,导致黏膜固有层内巨噬细胞吞噬色素颗粒沉积。慢性便秘患者因肠道蠕动减缓,延长了粪便与肠黏膜接触时间,也可能促进色素沉积。部分病例还可能与重金属摄入或代谢异常相关。

2、病理特征

典型病理表现为结肠黏膜出现棕黑色或深褐色色素沉着,内镜下可见黏膜呈虎皮纹样、蛇皮样或网格状改变。显微镜下可见黏膜固有层内大量含色素的巨噬细胞聚集,色素颗粒经普鲁士蓝染色呈阴性,可与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相鉴别。病变多累及远端结肠,严重时可扩展至全结肠。

3、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在肠镜检查时偶然发现。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原发疾病的症状,如慢性便秘引起的腹胀、排便困难。少数病例可能出现轻微腹痛或排便习惯改变。该病本身不会直接引起便血、消瘦等报警症状,若出现这些表现需警惕合并其他肠道疾病。

4、诊断方法

结肠镜检查是确诊的主要手段,典型内镜表现结合病理活检可明确诊断。需进行粪便隐血试验排除消化道出血,必要时行腹部CT评估肠壁情况。鉴别诊断包括缺血性肠病、重金属中毒、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引起的黏膜色素沉着,病理检查是区分的关键。

5、治疗原则

首要措施是停用蒽醌类泻药,改用聚乙二醇4000散等渗透性泻剂改善便秘。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对于无明显症状者通常无须特殊治疗,但需定期随访肠镜监测病变变化。若合并肠道息肉等病变,需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结肠黑变病患者应建立规律排便习惯,每日固定时间尝试排便,避免过度用力。饮食中可增加燕麦、西蓝花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配合适量运动促进肠道蠕动。建议每1-2年复查结肠镜,观察色素沉着变化情况。出现腹痛加重、排便习惯显著改变或体重下降时需及时就医,排除合并其他肠道疾病的可能性。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风湿热 结肠癌 尺骨骨折 后肾腺瘤 结肠损伤 半月板变性 染色体异常 输尿管囊肿 脑出血后遗症 淋巴细胞白血病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