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7.2毫摩尔每升属于轻度升高,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但提示糖代谢异常。
空腹血糖正常值为3.9-6.1毫摩尔每升,6.1-7.0毫摩尔每升为空腹血糖受损,7.0毫摩尔每升以上需考虑糖尿病。7.2毫摩尔每升处于临界范围,可能由胰岛素抵抗、肥胖、缺乏运动等引起。这类情况通常无典型症状,但长期存在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建议通过饮食控制减少精制糖摄入,选择全谷物和低升糖指数食物,配合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多数情况下血糖可逐渐恢复。
若合并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或餐后血糖超过11.1毫摩尔每升,则需警惕糖尿病可能。妊娠期女性、有糖尿病家族史者等特殊人群,即使轻度升高也应更早干预。部分继发性血糖升高可能与库欣综合征、胰腺炎等疾病相关,需完善糖化血红蛋白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进一步鉴别。
建议每3个月监测血糖变化,记录饮食运动情况。出现视力模糊、伤口愈合缓慢等异常时及时就医。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有助于血糖调控,避免过度焦虑数值波动。
胆固醇7.2mmol/L是否需要服药需结合个体风险因素评估。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达到7.2mmol/L属于明显升高,但用药决策需综合考量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若无糖尿病、高血压、吸烟等危险因素,可先通过3-6个月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减少饱和脂肪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若合并冠心病、脑梗死等疾病,或经生活方式干预后仍高于4.9mmol/L,则需启动药物治疗。
常用降脂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他汀类药物,以及依折麦布片等胆固醇吸收抑制剂。药物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与肌酸激酶,避免与葡萄柚制品同服。建议每3个月复查血脂谱,根据达标情况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