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涌泉穴主要有温补肾阳、引火归元、改善睡眠、缓解疲劳、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涌泉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是足少阴肾经的重要穴位,通过艾灸刺激可调节机体功能。
1、温补肾阳艾灸涌泉穴能激发肾中阳气,改善肾阳虚引起的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症状。肾阳不足者可能出现夜尿频繁、性功能减退,艾灸时可配合关元穴增强温补效果。需注意阴虚火旺者慎用此法。
2、引火归元对于虚火上炎导致的口舌生疮、失眠多梦等症状,艾灸涌泉穴可引火下行。该作用与穴位所属肾经"水"属性相关,能制约心火上亢。建议搭配太溪穴加强滋阴降火效果。
3、改善睡眠通过调节自主神经功能,艾灸涌泉穴能缓解失眠多梦。肾阴亏虚型失眠者可见入睡困难、五心烦热,艾灸时可配合神门穴。建议在睡前1-2小时进行,每次15-20分钟为宜。
4、缓解疲劳艾灸产生的温热效应能促进足部血液循环,消除运动后肌肉酸痛。长期站立或体力劳动者可定期艾灸,配合足三里穴增强效果。艾灸后建议饮用温水补充体液。
5、促进循环艾灸的热力刺激能扩张局部血管,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对于末梢循环障碍引起的足部冰凉、麻木有缓解作用。糖尿病患者艾灸时需严格控制温度,避免低温烫伤。
进行艾灸时需保持环境温暖避风,选择陈年艾条以减少烟雾刺激。初次艾灸应从5分钟开始逐步延长时间,出现心慌、头晕等不适立即停止。艾灸后2小时内避免接触冷水,阴虚体质者每周不超过3次。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选穴,配合足部按摩可增强效果,长期手脚冰凉者可每日睡前用温水泡脚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