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瓶和点滴是同一种医疗操作的两种不同称呼,均指通过静脉输液将药物或液体直接输入人体的治疗方式。
吊瓶是静脉输液的俗称,因输液时药液袋或瓶悬挂于输液架而得名,强调器械形态特征。点滴则更侧重描述液体缓慢滴注的过程特点,两者在临床操作流程、适用场景及治疗目的上完全一致。静脉输液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由医护人员使用一次性输液器完成穿刺,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滴速,常用于纠正脱水、补充电解质、输注抗生素或营养支持等治疗。操作时需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是否出现发热、皮疹等输液反应。
日常护理中应注意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导管牵拉。输液结束后需按压针眼防止淤血,24小时内不宜热敷穿刺区域。若出现局部红肿疼痛或发热寒战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处理。普通人群无须刻意区分两种说法,但需明确静脉输液属于有创治疗,须在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操作,不可自行调整滴速或添加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