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ANA是指血清抗核抗体,主要用于筛查自身免疫性疾病。抗核抗体阳性可能提示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但健康人群也可能出现低滴度阳性。
抗核抗体是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针对细胞核成分的自身抗体,检测方法包括间接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法可呈现均质型、斑点型、核仁型等不同荧光模式,不同模式对疾病诊断有提示意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则能检测特异性抗体如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等。抗核抗体滴度越高,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性越强,但低滴度阳性也可能见于病毒感染、慢性炎症或老年人。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常伴有高滴度抗核抗体阳性,同时合并抗双链DNA抗体或抗Sm抗体阳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抗SSA抗体或抗SSB抗体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除抗核抗体阳性外,类风湿因子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更具诊断价值。部分健康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可能出现低滴度抗核抗体阳性,但无临床症状时不需过度干预。
建议检测到抗核抗体阳性时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无症状的低滴度阳性者可定期复查,伴有口干、眼干、关节痛、皮疹等症状时应尽早就诊风湿免疫科。日常注意避免日晒、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有助于调节免疫功能。
血清叶酸测定主要用于评估体内叶酸水平,常用于诊断叶酸缺乏症、贫血病因筛查及妊娠期营养监测。血清叶酸水平异常可能与营养不良、吸收障碍、妊娠需求增加或某些药物影响有关。
叶酸是B族维生素的一种,参与DNA合成和红细胞生成。血清叶酸测定通过检测血液中叶酸的浓度,帮助判断是否存在叶酸缺乏。叶酸缺乏可能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舌炎等症状。长期叶酸缺乏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管缺陷的风险。妊娠期叶酸需求显著增加,缺乏可能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因此孕妇常需监测叶酸水平。某些药物如抗癫痫药、甲氨蝶呤等可能干扰叶酸代谢,导致继发性缺乏。胃肠道疾病如克罗恩病或乳糜泻可能影响叶酸吸收,需结合临床评估。
日常饮食中绿叶蔬菜、豆类、动物肝脏等富含叶酸,但烹饪过程易造成流失。备孕及妊娠期女性通常需额外补充叶酸制剂。若检测结果异常,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明确病因并调整干预方案,避免自行补充过量叶酸掩盖维生素B12缺乏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