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血液科

紫癜一般多久自行消失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刘爱华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血小板紫癜是什么病

血小板紫癜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和皮肤黏膜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医学上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该病主要有急性型、慢性型两种类型,儿童多表现为急性病程,成人则以慢性迁延为主。

1、发病机制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核心发病机制是机体产生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导致血小板被过度破坏。这些抗体主要针对血小板膜糖蛋白,通过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清除被抗体结合的血小板。骨髓中巨核细胞虽代偿性增生,但成熟障碍导致血小板生成不足。部分患者存在T细胞功能异常,辅助性T细胞活化参与自身免疫反应。

2、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为皮肤出现针尖大小出血点或瘀斑,多见于四肢远端和受压部位。黏膜出血表现为鼻出血、牙龈渗血,女性可能出现月经量增多。严重者可发生内脏出血如消化道出血、血尿,颅内出血虽罕见但危及生命。慢性型患者可能仅有轻度血小板减少而无明显出血表现。

3、诊断标准

诊断需满足外周血小板计数持续低于100×10⁹/L,并排除其他导致血小板减少的疾病。骨髓检查显示巨核细胞数量正常或增多伴成熟障碍。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检测阳性支持诊断,但非必需。需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脾功能亢进等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鉴别。

4、治疗方案

一线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二线治疗可选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艾曲泊帕乙醇胺片、罗米司亭注射液,或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片。难治性病例可考虑脾切除术。紧急出血时需输注血小板悬液,同时使用止血敏注射液等止血药物。

5、预后管理

儿童急性型80%可在6个月内自愈,成人慢性型易反复发作。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禁用阿司匹林等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妊娠期患者需加强产科和血液科联合随访。饮食宜补充铁剂和维生素C,预防慢性失血导致的缺铁。

血小板紫癜患者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软毛牙刷减少牙龈出血风险。避免腌制食品和坚硬食物以防消化道黏膜损伤。进行适度低强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但应避免对抗性运动。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或呕血、黑便时须立即就医。长期服药者需定期检查骨密度和血糖,预防激素相关并发症。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肌炎 耻骨结核 胆管结石 肾周脓肿 糜烂性胃炎 醛固酮缺乏症 慢性子宫内膜炎 视网膜静脉阻塞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