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被烫伤可通过禁食观察、饮用凉水、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食道烫伤通常由误饮高温液体、误食高温食物等原因引起。
1、禁食观察食道被烫伤后需立即禁食4-6小时,避免食物摩擦加重黏膜损伤。观察是否出现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若症状轻微,可逐渐尝试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温度需低于40摄氏度。
2、饮用凉水烫伤后立即饮用少量凉水20-25摄氏度帮助降温,每次50-100毫升,间隔10分钟重复2-3次。注意不可使用冰水,避免温差过大导致黏膜血管收缩,影响组织修复。
3、药物治疗中度烫伤需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片保护黏膜,康复新液促进创面愈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分泌。若合并感染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
4、内镜治疗对于出现黏膜广泛脱落或疑似穿孔者,需行急诊胃镜检查评估损伤程度。内镜下可进行黏膜下注射止血、钛夹封闭创面等处理。术后需禁食24-48小时,通过静脉营养支持。
5、手术治疗当出现食道全层坏死、纵隔感染或气管食管瘘时,需行食道部分切除术联合空肠代食道重建术。术后需留置鼻肠管6-8周,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定期复查吻合口愈合情况。
食道烫伤后1周内应严格避免辛辣、坚硬、过烫食物,选择牛奶、蒸蛋等富含优质蛋白的流质饮食。恢复期可适量饮用蜂蜜水保护黏膜,避免平卧进食防止反流。若出现发热、呕血、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日常应注意食物温度检测,热饮热食放置至60摄氏度以下再食用,儿童及老年人进食时需专人看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