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表现为空腹胰岛素水平升高、餐后胰岛素分泌延迟及糖代谢异常。主要变化包括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受损、脂肪分解抑制减弱、慢性炎症状态加重。
1、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患者外周组织对胰岛素反应性降低,骨骼肌和脂肪细胞摄取葡萄糖能力减弱。这与肥胖、游离脂肪酸增多有关,可通过减重和运动改善胰岛素受体功能。
2、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
胰腺β细胞过度分泌胰岛素以维持血糖稳定,导致空腹胰岛素水平超过15μU/ml。长期过度分泌可能引发β细胞功能衰竭,需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
3、糖耐量受损:
约30%-40%患者出现餐后血糖调节异常,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至餐后2-3小时。这种异常与高雄激素水平相关,建议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
4、脂肪分解抑制减弱:
胰岛素对脂肪酶抑制作用降低,导致脂肪组织释放过量游离脂肪酸。这些脂肪酸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形成恶性循环,需控制饱和脂肪酸摄入。
5、慢性炎症状态加重:
内脏脂肪分泌炎症因子如TNF-α、IL-6,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这种低度炎症可通过补充ω-3脂肪酸和维生素D部分缓解。
建议患者采用低升糖指数饮食,每日主食中粗粮占比不低于1/3,优先选择荞麦、燕麦等食材。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配合抗阻训练改善肌肉胰岛素敏感性。保证7-8小时睡眠有助于调节瘦素水平,定期检测空腹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烹饪方式建议蒸煮为主,避免高温油炸食品,每日摄入深色蔬菜不少于500克。
验血胰岛素前一般不能吃早餐,否则可能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胰岛素检测主要用于评估血糖调节功能,进食会导致血糖波动干扰数据。
空腹状态下胰岛素水平反映基础分泌功能,进食后胰岛素会随血糖升高而分泌增加。若检测前进食,尤其是高糖高脂食物,可能造成胰岛素数值假性升高,掩盖真实分泌能力。临床通常要求空腹8-12小时,仅可饮用少量白开水。部分特殊检测如糖耐量试验需按医嘱在特定时间进食,但常规胰岛素检测须严格保持空腹。
极少数情况下医生可能要求餐后检测,例如评估胰岛素分泌峰值或胰岛素抵抗程度。这类检测需在医生指导下标准化进食,并固定采血时间点。但此类检测非常规项目,普通胰岛素检测均需空腹进行。
检测前3天应保持正常饮食避免刻意节食,前一天晚餐宜清淡,避免饮酒和剧烈运动。若需同时检测其他项目如肝功能,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调整检测顺序。检测后应及时进食避免低血糖,携带零食备用。如有糖尿病史或正在使用降糖药物,须提前告知医生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