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寒战、头痛乏力、脱水休克等症状。食物中毒可能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化学毒素、寄生虫污染、动植物毒素等因素引起,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采取针对性治疗。
1、恶心呕吐食物中毒早期常见胃部不适与反复呕吐,多因病原体刺激胃肠黏膜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如沙门氏菌感染时,呕吐物可能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病毒性胃肠炎引起的呕吐常伴随水样腹泻。出现持续呕吐时建议暂时禁食,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口服补液盐等药物缓解症状。
2、腹痛腹泻腹部绞痛与频繁排便多为肠道受毒素刺激所致。细菌性中毒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腹泻可能呈黏液脓血便。寄生虫性腹泻常见于食用生鲜水产品后,可能持续较长时间。轻度腹泻可补充电解质溶液,严重时需用诺氟沙星胶囊、消旋卡多曲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治疗。
3、发热寒战体温升高伴畏寒提示全身性感染,常见于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细菌性中毒。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可能导致高热惊厥。体温超过38.5℃时可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服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退热药物。
4、头痛乏力神经系统症状多与肉毒杆菌、雪卡毒素等神经毒素相关,表现为持续性头痛与肌肉无力。化学性中毒如农药污染时可能出现眩晕嗜睡。此类情况需立即就医,临床可能使用肉毒抗毒素、甲钴胺片、维生素B1注射液等特异性治疗。
5、脱水休克严重呕吐腹泻导致体液大量丢失时,可见皮肤干燥、尿量减少、血压下降等表现。婴幼儿及老年人更易发生循环衰竭。需紧急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必要时使用盐酸多巴胺注射液、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等血管活性药物。
发生食物中毒后应立即停止进食可疑食物,保留剩余食品备查。轻度症状可通过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补充水分,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加重胃肠负担。出现意识模糊、持续高热、血便等严重症状时需急诊处理。日常需注意食材新鲜度,生熟食品分开处理,肉类海鲜彻底加热,冷藏食品不超过保质期。外出就餐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厅,饭前便后规范洗手。
神经型食物中毒的主要特征包括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视物模糊、吞咽困难以及呼吸困难等。神经型食物中毒通常由肉毒杆菌毒素、河豚毒素、有机磷农药、亚硝酸盐以及毒蕈碱等毒素引起,可能伴随肌肉无力、言语不清、瞳孔变化、血压波动以及意识障碍等症状。
1、恶心呕吐神经型食物中毒早期常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毒素刺激胃肠黏膜或直接作用于呕吐中枢导致。毒素可能来源于变质肉类、腌制食品或受污染水源。伴随腹部绞痛、腹泻等胃肠反应。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或诺氟沙星胶囊等药物控制症状,同时需及时清除体内毒素。
2、头晕头痛神经毒素通过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引发持续性头晕头痛。常见于食用含河豚毒素的海鲜或有机磷农药污染的蔬菜。可能伴随共济失调、嗜睡等神经系统表现。需立即停用可疑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片等降低颅内压。
3、视物模糊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神经肌肉接头传导,导致眼肌麻痹出现视物模糊、复视等症状。常见于食用变质罐头、发酵豆制品。伴随眼睑下垂、瞳孔散大等体征。需使用肉毒抗毒素治疗,避免使用阿托品等可能加重症状的药物。
4、吞咽困难毒素引起咽部肌肉麻痹导致吞咽困难,严重时可影响呼吸。多见于肉毒杆菌或毒蕈中毒。伴随口干舌燥、言语含糊等表现。需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鼻饲或静脉营养,遵医嘱使用新斯的明注射液改善神经肌肉传导。
5、呼吸困难严重神经毒素可导致呼吸肌麻痹,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常见于高剂量有机磷或河豚毒素中毒。伴随发绀、呼吸浅慢等危重表现。需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使用氯解磷定注射液等特效解毒剂,并监测血气指标。
预防神经型食物中毒需注意食品储存条件,避免食用不明来源的野生菌类、河豚等高风险食物,加工食材前充分清洗。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停止进食并保留食物样本,及时就医进行洗胃、导泻等清除毒物处理。恢复期应保持清淡饮食,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营养神经,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缺氧症状。定期复查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必要时进行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