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里的小肉芽可能与珍珠状阴茎丘疹、尖锐湿疣或皮脂腺异位症有关,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或手术治疗改善。
珍珠状阴茎丘疹属于良性病变,通常无须特殊处理,若影响美观可选用激光或冷冻治疗。尖锐湿疣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簇状分布的疣体,可遵医嘱使用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或进行二氧化碳激光去除。皮脂腺异位症是皮脂腺发育异常,一般无需干预,必要时可通过电灼术治疗。伴随症状可能包括局部瘙痒、轻微疼痛或分泌物增多,需注意与包皮龟头炎等感染性疾病鉴别。
日常应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摩擦或使用刺激性洗剂,性生活时注意防护。若小肉芽短期内增大、破溃或伴随明显不适,建议及时就诊泌尿外科或皮肤科明确诊断。
常见的特异性肉芽肿包括结核性肉芽肿、梅毒性肉芽肿、真菌性肉芽肿等。
结核性肉芽肿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中心干酪样坏死和周围上皮样细胞、朗格汉斯巨细胞浸润,常见于肺结核、淋巴结结核等。梅毒性肉芽肿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导致,可见浆细胞浸润和血管周围炎,多发生于皮肤、黏膜或内脏器官的二期或三期梅毒。真菌性肉芽肿由曲霉菌、隐球菌等真菌感染形成,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病灶中可发现真菌菌丝或孢子。其他如异物性肉芽肿由手术缝线、硅胶等异物引发,结节病肉芽肿则属于病因未明的非感染性病变。
出现不明原因肉芽肿病变时应尽早就医,通过病理检查明确类型后针对性治疗。日常需避免接触感染源并保持免疫力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