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小儿内科

宝宝营养不良有哪些症状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周小凤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小孩子营养不良怎么办

小孩子营养不良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补充营养素、定期监测生长曲线、治疗基础疾病、心理行为干预等方式改善。营养不良通常由喂养不当、消化吸收障碍、慢性疾病、遗传代谢异常、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结构

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羹、瘦肉泥,搭配全谷物和新鲜蔬菜水果。采用少食多餐原则,每日5-6餐,每餐提供高能量密度食物如牛油果、坚果粉。避免过量饮用果汁或汤类影响正餐进食。对于挑食儿童可将食物制作成趣味造型,或与其他食材混合烹调。

2、补充营养素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小儿复方氨基酸口服溶液、维生素AD滴剂等营养补充剂。严重缺乏时可短期使用肠内营养粉剂。补充过程需定期检测血清微量元素水平,避免过量补充导致中毒。合并贫血时需配合琥珀酸亚铁颗粒治疗。

3、监测生长曲线

每月测量身高体重并标注在生长曲线图上,重点关注体重/年龄、身高/年龄、体重/身高三个指标。若连续两个月生长速率下降或低于第三百分位,需进行膳食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监测时应固定测量时间和器具,减少误差。

4、治疗基础疾病

排查乳糜泻需进行血清抗体检测和肠镜检查,确诊后采用无麸质饮食。胰腺功能不全患儿需补充胰酶肠溶胶囊。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应在控制心功能基础上进行营养支持。慢性腹泻患者可短期使用蒙脱石散控制症状。

5、心理行为干预

对喂养焦虑的家长进行喂养技巧指导,避免强迫进食。建立固定进餐环境和时间,限制进餐时长在30分钟内。对神经性厌食儿童需联合心理医生进行脱敏治疗。可尝试让儿童参与食物准备过程,增加进食兴趣。

家长需记录每日食物摄入种类和量,观察排便及精神状态变化。优先选择富含铁、锌的动物性食物,烹调时适当添加植物油提高能量供给。避免餐前1小时食用零食饮料。若经2-3个月干预仍无改善,或伴随反复感染、发育迟缓等症状,应及时到儿科或临床营养科就诊,必要时进行住院营养支持治疗。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鼾症 头痛 卵巢炎 玻璃体损伤 扁桃体结石 横纹肌肉瘤 慢性脑膜炎 桡神经麻痹 色素性青光眼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