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结膜炎主要表现为眼红、异物感、水样分泌物增多,可能伴随畏光、流泪等症状。病毒性结膜炎的症状主要有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滤泡增生、耳前淋巴结肿大、角膜点状浸润。
1、眼睑水肿病毒性结膜炎早期常出现眼睑轻度肿胀,触摸时有紧绷感。这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液渗出引起的。患者可尝试用冷藏后的干净毛巾冷敷缓解肿胀,避免揉搓眼睛加重炎症。
2、结膜充血结膜血管扩张会使眼白部分呈现鲜红色或粉红色,充血多从穹窿部开始向角膜缘扩散。腺病毒引起的结膜炎可能出现结膜下出血点。需注意与细菌性结膜炎的弥漫性充血相鉴别,病毒性结膜炎充血更常见于睑结膜部位。
3、滤泡增生下睑结膜表面可能出现半透明的小滤泡,这是淋巴组织对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滤泡大小约1-2毫米,呈规则排列,触摸时无明显疼痛。腺病毒8型、19型感染时滤泡反应尤为明显。
4、耳前淋巴结肿大约半数患者会出现同侧耳前淋巴结轻度肿大,直径多小于1厘米,触诊时有轻微压痛。这是病毒经淋巴系统扩散的特征性表现,可与细菌性结膜炎进行鉴别诊断。
5、角膜点状浸润部分患者在发病1-2周后可能出现角膜上皮下灰白色点状混浊,使用荧光素染色可见点状着色。这种情况常见于腺病毒引起的流行性角结膜炎,可能影响视力恢复周期。
病毒性结膜炎具有较强传染性,建议患者使用独立毛巾、脸盆,避免与他人共用眼部化妆品。发病期间应暂停佩戴隐形眼镜,保持眼部清洁时使用一次性棉签。饮食宜清淡,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有助于黏膜修复。若出现视力下降、剧烈眼痛或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未缓解,需及时到眼科进行裂隙灯检查排除角膜并发症。
普通结膜炎和病毒性结膜炎可通过病因、症状及传染性区分。普通结膜炎多由细菌感染或过敏引起,病毒性结膜炎主要由腺病毒等病毒感染导致。
1、病因差异普通结膜炎常见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或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病毒性结膜炎主要由腺病毒、肠道病毒等引起,具有较强传染性,可通过接触传播。
2、症状表现普通结膜炎以眼睑红肿、黄色黏稠分泌物为特征,晨起时分泌物可能黏住睫毛。病毒性结膜炎分泌物多为水样,常伴耳前淋巴结肿大、畏光流泪,部分患者会出现角膜点状浸润。
3、病程进展普通细菌性结膜炎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后3-5天可缓解,过敏型需脱离过敏原。病毒性结膜炎病程较长,通常持续2-3周,严重者可能引发角膜炎症影响视力。
4、传染风险病毒性结膜炎传染性强,患者需隔离个人用品如毛巾、枕头。普通细菌性结膜炎传染性较低,过敏型结膜炎无传染性。
5、治疗药物细菌性结膜炎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病毒性结膜炎以干扰素滴眼液、更昔洛韦眼用凝胶为主,严重时需联合糖皮质激素滴眼液。
出现结膜炎症状应避免揉眼,使用独立毛巾并每日煮沸消毒。细菌性结膜炎患者症状加重或出现视力模糊需及时复查,病毒性结膜炎患者发病期间应避免前往公共场所。无论哪种类型,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不可自行停用抗生素或激素类眼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