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位于人体脊柱两侧,上缘平第11胸椎,下缘平第3腰椎,右肾略低于左肾。肾是泌尿系统的重要器官,主要功能包括过滤血液、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平衡。
肾的解剖位置相对固定,左肾上端靠近第11胸椎下缘,下端平第2腰椎下缘;右肾因肝脏压迫,位置比左肾低1-2厘米。肾门约平第1腰椎体,体表投影在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夹角处。肾后方有膈肌、腰大肌和腰方肌覆盖,前方左肾邻接胃、胰尾和结肠左曲,右肾邻接肝右叶和结肠右曲。肾外包绕脂肪囊和肾筋膜,起到固定和保护作用。肾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位于外层,富含肾小球;髓质在内层,由肾锥体构成。肾盂连接输尿管,将尿液输送至膀胱。
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保护肾脏,避免长时间憋尿或过量摄入高盐高蛋白食物。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肾功能。若出现腰背部持续性钝痛、排尿异常或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尿常规和肾脏超声,排除肾炎、肾结石等疾病。
人体正常活动时的血压范围通常为收缩压90-139毫米汞柱,舒张压60-89毫米汞柱。血压受年龄、情绪、运动状态等因素影响,测量时需保持静息状态。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反映心脏收缩时血液对动脉血管的最高压力,舒张压反映心脏舒张时动脉血管的最低压力。日常活动中血压可能因爬楼梯、搬运重物等体力活动暂时升高,但健康人群的血压会在活动停止后10-20分钟内恢复至基线水平。测量血压前应避免饮用咖啡或浓茶,静坐休息5分钟,袖带需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家庭自测血压建议选择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每日固定时间测量2-3次取平均值。
若多次测量血压超过140/90毫米汞柱,可能提示高血压,需就医排查原发性高血压或肾动脉狭窄等继发性因素。长期血压升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建议通过低盐饮食、规律运动等方式维持血压稳定。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监测血压变化,避免突然起身或过度用力等可能引起血压波动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