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不进行手术也可能好转,但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治疗方式。鼻息肉可能与慢性鼻炎、过敏反应、遗传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鼻塞、嗅觉减退、流涕等症状。
对于体积较小且症状轻微的鼻息肉,可通过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控制炎症,配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减轻黏膜水肿。过敏体质患者需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必要时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若合并细菌性鼻窦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
当息肉体积较大导致持续性鼻塞、面部疼痛或药物治疗无效时,需考虑鼻内镜手术切除。术后仍需长期使用鼻喷激素预防复发,定期复查鼻内镜。日常应保持鼻腔湿润,避免用力擤鼻,戒烟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鼻息肉手术后一般需要1-2周才能洗鼻子,具体时间需根据术后恢复情况决定。
鼻息肉手术后初期创面处于愈合阶段,过早洗鼻可能导致出血或感染。术后1周内应避免任何鼻腔冲洗操作,待医生复查确认黏膜愈合良好后,方可开始使用生理盐水轻柔冲洗。冲洗时需使用专用洗鼻器,水温保持在35-37摄氏度,冲洗力度要轻柔,避免用力擤鼻。术后2周内禁止使用含有药物成分的洗鼻液,以防刺激手术创面。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嗅觉减退,此时更需谨慎操作。
术后恢复期间应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接触粉尘等刺激性物质。饮食宜清淡,多补充维生素C促进伤口愈合。如出现持续鼻塞、流脓涕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复诊。